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地产下行绿地重拾“旧业” 宣布能源业务增速将达50%

日期:2023-05-30 22:13:45 来源:第一财经

房地产行业急转直下,开发商纷纷谋求新赛道,绿地控股(600606.SH)将目光投向了传统能源产业。

5月29日,绿地披露了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最新进展,明确将能源产业作为“新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方面表示,通过做强能源战略采购、储备及保供平台功能,拓展上游资源及下游客户,提升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等,其业务规模和业务能级都得到了较快发展,2023年收入及利润增幅有望达到50%。


(资料图片)

对绿地来说,能源并非一个陌生的领域。早在2009年,在上海市政府及市经信委的支持下,绿地旗下开展能源贸易业务的绿地能源就开始承担上海市电煤保供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绿地能源为华能、上电、申能等3家发电集团10余个发电厂供应优质电力煤炭,年保供量超过500万吨。

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把绿地能源作为上海市的战略性采购平台,纳入国家发改委统调电厂系统成员企业,并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平台录入上下游合同。绿地能源也由此成为国内除上游煤矿企业及下游电力企业之外,仅有的电煤保供平台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有不少房企在开辟新赛道时进入了能源行业,包括碧桂园、保利、万科、万达、新城控股等超10家房企,均布局了新能源领域,且较多聚焦于新能源领域开发、建设等,荣盛发展更是打算将控股股东手中的锂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体系。

不过,目前专注在传统能源的绿地,并不直接参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接近绿地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绿地的能源业务主要是能源贸易、物流等,做中间环节。

据绿地披露,该公司的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煤炭、油化工产品的贸易业务,经营模式主要以批发及订单制的销售为主,通过采购与销售价差获取利润。

能源业务也曾是绿地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14年,绿地总收入约2620亿元,能源及相关贸易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占比近50%;同年,房地产开发主业才刚突破千亿规模,实现约1122亿元。

此后,随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寒冬,煤炭、石油、化工品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能源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绿地也开始对能源板块进行调整,收缩了高风险业务规模,基本停止了化工品贸易,保留了部分稳定和低风险的煤炭贸易,油品业务转向发展零售业务等为主。

2015年,由于主动大幅收缩能源产业规模,绿地全年实现经营收入同比出现了21%的降幅,而剔除能源产业的因素后,其他产业经营收入则保持了同比9%的增长。自此,能源板块在绿地的业务中所占的比重逐年缩小。

2016年-2021年间,能源板块的业务规模常年保持在100-200亿元之间;同期,房地产主业的贡献则从1400亿元逐年上涨至约2000亿元,绿地整体的营收规模也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在2022年实现4355.2亿元,而能源及相关产业在其中的占比约3.3%。

如今,房地产历经深刻调整,处于行业转向的阵痛期,绿地也把握住时机推进老业务的新发展,在提升能源平台能级的同时,还要打通上游资源、拓展下游客户,以扩大产业规模。

据绿地方面披露,2023年以来,绿地能源通过扩大与中煤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及晋能、陕煤、内蒙古各煤矿的中长期业务合作,年煤炭采购量已逐步增加至1500万吨;在客户拓展方面,除继续巩固上海地区已有的保供客户外,还开拓了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其他省区的客户。同时,绿地还将提升煤炭仓储基地、交通运输等配套能力。

2022年,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销售低迷,绿地的两大主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26.5亿元,同比减少6%;基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95.4亿元,同比减少32.7%。

与众多房企一样,绿地也在2022年遭遇了流动性危机。去年5月,绿地先是对一笔6月到期的美元债进行了展期,此后依靠两大国企股东提供的15亿元借款顺利兑付了一笔8月到期的美元债;同年11月,绿地对9只境外债进行了整体展期,共32.41亿美元,获得持有人通过,以此缓解了短期内的流动性压力。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弱复苏,2023年一季度,绿地实现销售金额272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12%。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