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封神》明明是中国产物,被说是西方植入?简直是“荒谬至极”

日期:2023-08-03 12:12:38 来源:小董乘风破浪

我很疑惑,很多人说片子中的弑父剧情,说成了西方植入?

东方和西方都有“弑父”情节,但处理方式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同样的事情,当事人怎么做的,心理问题,还有是否会影响这件事的本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的弑父是有着一定的“政治”问题,而西方是悲剧问题。

所以我们要讨论的点是在于这件事的处理方式,而不是说弑父就是西方植入!

在古代,弑父这个问题很庞大,孟子讲的大概意思就是:无论父亲做了什么破事,无论你当儿子的身处什么位置,做儿子的就是不能动手,而且有人来治你父亲,你做儿子必须要抵制。

也就是说以抗法的形式,来维持孝道,这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弑父这个词,只要是出现,那就是贬低,甚至是有着灵魂深处的枷锁。

雍正才会整个辩论会,必须要证明他爹是谁整死的,因为他怕。

我们最常见的典型就是李世民,这件事情不能完全说是悲剧,但很多人提到他的时候,说的大多是功绩。

就是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后人便把他弑父的问题给弱化了,但并不是说他做得对,儿子杀老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就是不对。

就像朱棣,他抢自己侄子的位置,后人不也是写出了一堆荒唐的理由吗,甚至还带有老母猪的词汇。

中国古典小说关于弑父有两个非常有代表的案例。

第1是说岳里的曹宁,亲爹是叛徒加自己失手,可以说道义高点占满,但弑父后仍然被岳元帅斥责后自杀(有的版本甚至是被岳元帅处死)。

第2是薛丁山,这个故事某种意义上就有点西(但这可是中国古代写的),父子因为一种生态位不兼容的原因,在命运的推动下,不断被动地把对方往死里整,最后弑父。

这不能说他们都是西方的产物吧!

但要是说俄狄捕斯式,那么说岳里这一段就写得很怪,陆文龙算是从坏人转向好人,也是为女真统治下的汉家儿郎们幻想了一个自我救赎的路径。

接着又把曹宁写死,凸显了异族统治下汉人们尴尬矛盾的处境。这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总之曹宁的死很有点俄狄浦斯式的悲剧色彩。

就像吕布,这也是妥妥的俄狄浦斯啊!

从我姥爷的爷爷那一辈来看,他给我讲的是现代年轻人和上一代人处理的方式不同,在他们的年代亲情是相对淡漠的,一方面是传统东方人的含蓄不善于表达。

另一方面主要是侧重于秩序,生活方方面面都是规矩,比如赡养父母是孝道伦理,而不是亲情。

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对母亲的情感表达并不吝惜,但父亲确实是隐形的。

这种大多是封建社会权责于一体,父子之间继承家业的责任太大。

最后总结一下,东方会强调行为的政治性,在事件进行的各个过程中都会凸显政治方向的考量。

例如要说弑父原因,东方式的可以是“政治”理念的不合,可以是阴谋争权,但绝不会是由于父亲形象的幻灭和精神“弑父”的结果。

会体现在被后续连锁反应的围攻中,焦头烂额独自承受挣扎求生,不会特别去描写情感。

东方式在精神上的“弑父”并不会通过弑父这一行为本身来表现。

而西方很大程度上就渲染的是一种命运预定的悲剧:子必取代父,更多强调行为本身在个人精神领域内的过程。

封神里的弑父更多是在表现一种父子之爱和权力交替,质子和纣王都一样,因为权力和爱恨导致众人走向不同的结局。

另外后人评论前朝的时候往往是带有批判性质。

再说一点,其实很多人对弑父这个词语会潜意识里觉得不对劲,很单纯地认为这就是西方故事,但不是这样的。

可能说封神有那么一点点西化,但很少,大多都是真正的东方产物,而我们也不愿意用西方的价值,因为他们就不注重伦理道德。

标签:

推荐